2025-03-13
文 / 黃意茜 臨床心理師
我們都知道成癮不是一件好事,但為什麼有時候明明知道,卻還是無法自拔?其實,某些情境會讓人更容易對特定事物產生依賴,而這樣的依賴,一旦無法控制,就可能演變成成癮。
壓力大、疲倦,是最常見的情境之一。當我們沒有多餘的精力尋找其他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時,那些最容易取得、又能迅速帶來快感的事物,自然成為最直接的選擇。這也是為什麼網路、酒精這類隨手可得的東西,往往最容易讓人上癮。
生活中缺乏成就感,是另一個高風險因素。當我們感受不到自己在做有價值的事,內心會本能地尋找能讓自己舒適、快樂的事物。如果某個成癮物能在短時間內帶來快樂,那麼拒絕它,可能就沒有這麼容易了。
但缺乏人際連結或許才是最難解的一個問題。因為這通常不是短時間內能改變的事,而成癮物往往能提供一種替代性的「陪伴」。網路遊戲、社群媒體讓人有機會在線上建立關係;酒精常與社交場合連結,而有部份的人表示酒精可以帶來「擁抱」的感受;許多藥物使用者會透過群聚用藥來獲得一種歸屬感,例如,在特定派對或次文化圈中,這樣的行為可能成為一種建立人際連結的方式。在這些時候,成癮物填補的不只是生理上的需求,還包括心理上的孤獨。
在傳統觀念裡,藥物成癮被認為是最難戒除的,尤其是像海洛因這樣的高成癮性物質。但其實,人際連結可能是影響戒癮的關鍵因素。有研究發現,許多參與越戰的士兵在戰爭期間海洛因成癮,但當他們回到家鄉,重新回到親密關係與社會支持系統中,多數人都能自然而然擺脫藥癮。
如果連海洛因這樣強烈的成癮物質都能因為人際連結而減弱影響力,那麼,可以想見好的人際連結對成癮的抗性有多大。
(待續)
那麼,我們該如何阻斷成癮,讓自己重新掌握生活的節奏?下一篇見。
黃意茜 臨床心理師|線上預約
新田身心診所 林口A8旗艦中心 點此預約